一分快3稳赚规律技巧和值

产品展示

1955年谭友林被授少将,却遭到多名上将反映,罗荣桓:是我弄错了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6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1955年,中国新政府首次引入了军衔制度,共颁发了一千多位将军的军衔。这一进程并非仅仅基于军事成就,还考虑了个人经验、职务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。在评选过程中,人们如罗荣桓等,为了确保公平性,付出了大量心血。

然而,任何政策都难以让每个人都满意,这在军衔问题上也是如此。当时,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军衔过高,希望能够减级。与此同时,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军衔过低,对此感到不满,正如毛主席所开玩笑的一句:“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授衔时。”

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,少将谭友林本人并没有不满,但八位将军,包括萧克、王震、贺炳炎等,听到后都表达了不满,纷纷致信相关部门。

罗帅随即认真研究了谭友林的事迹,当了解清楚后,他主动向谭友林道歉,并表示要将他晋升为中将。然而,谭友林依然保持谦逊,认为自己已经是少将,足够了,最终决定保持原军衔。

展开剩余87%

那么,谭友林究竟取得了怎样的贡献,让八位将军支持他,并让罗帅主动认错呢?

谭友林于1916年出生在湖北江陵的贫困家庭,从小家境就不富裕,而父亲早早去世,使情况雪上加霜。为了生存,谭友林不得不在年幼时去为地主工作、放牛,经历了相当多的艰辛。

1930年,革命的火种蔓延到了谭友林的家乡,年仅14岁的他毅然加入了这场运动。由于年龄较小,他起初加入了青年团,后来得到组织推荐,进入了洪湖苏区军政学校学习,毕业后加入了红军,成为贺龙手下的士兵。

当时,贺龙对谭友林特别赞赏,认为这位机智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潜力,因此将他调任军部警卫员,并亲自传授军事知识。

然而,湘鄂西根据地的革命进程因夏曦的到来而陷入困境。夏曦上台后,展开了残酷的肃反,导致27名师级以上的干部在他的镇压下丧命,整个苏区只剩下极少数党员,形势极度危急。

当时年仅16岁的谭友林也被污名化为“改组派”的成员,差点就被处决。幸亏贺龙及时赶来解救了他。但由于谭友林的职务较低,夏曦并未过多关注他,因此贺龙才得以将其救出。与此不同的命运降临在其他一些高级军官身上,包括毛主席的学生段德昌,遗憾的是他们最终丧生。

谭友林并没有因这次濒死经历而气馁,继续奋力参与革命斗争。在18岁时,他通过组织的考核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

1935年,谭友林担任了红6师17团政委,他的右手在与敌军战斗中被子弹击中,鲜血不止。尽管疼痛难忍,但他仍然冷静地指挥,帮助部队成功赢得了战斗。

然而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无法为他取出子弹,谭友林只能承受着受伤的手臂,艰难地进行长征。

长征途中本就充满困难,那个伤口的化脓和感染让他常常高烧不退,几次险些晕倒。幸运的是,谭友林的体质较为坚强,每次都坚持走了下来。

在红二军团第五师成立时,谭友林担任了该师的政委职务,他的合作伙伴是贺炳炎,而1955年时贺炳炎已晋升为上将。这表明谭友林早期就有着相当高的地位,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高级干部支持他的原因。

尽管谭友林身体带伤,但他的勇气丝毫不减。当前往支援武山前线时,他冲在最前线,差点付出生命代价,多亏其他同志的及时营救才脱离险境。

相对于许多同志来说,谭友林运气更好一些。至少,他完成了长征,当三大主力军会师后,贺龙认为谭友林是个有潜力的人,并将其派往红军大学学习。

1937年初,谭友林拿着一封由贺龙写的信,前往延安,找到了周总理。周总理接过信阅读后,得知这位干部是红二方面军选拔出来,希望周总理能关照谭友林。同时,贺龙也提到了谭友林的伤势,希望能够安排手术。

周总理对这位年轻人非常感兴趣,向他询问:“谭政委,你今年多大了?”谭友林回答:“报告周副主席,我今年21岁。”

这样年轻的年纪,下属是否会服从他呢?周总理对此感到好奇。谭友林认真回答道:“并不是我一个人在领导,我背后还有师党组织。”这个回答让周总理非常满意,很快地,谭友林就被送到西安接受手术,成功地取出了子弹,右臂也得以保全。

自从抗大毕业后,谭友林被派到武汉报告工作情况,与那里的著名将领彭雪枫结识。

彭雪枫和谭友林相见如故,多次申请让谭友林加入游击队。周总理第一次见到彭雪枫如此重视一个人,因此决定支持。

谭友林随彭雪枫到达确山,共同创建了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。彭雪枫担任支队长兼政委,而谭友林则担任副政治部主任。

不久上任后,谭友林就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。他带着只有六名手下前往杞县,收编了地方武装李寿山大队。

这一任务实际上相当危险,因为李寿山他们起初表现出土匪行为。然而,谭友林毫不胆怯,耐心开展工作,最终成功收编了该部队。

谭友林的工作能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表现出色。他与彭雪枫到达确山时,部队只有200多人,但在谭友林奉命回延安之际,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一万多人,其中很多是在谭友林的鼓励下加入的!

分别之际,谭友林与彭雪枫约定不久后再会,但没想到这次分别成为了永别。彭雪枫在1944年牺牲,谭友林得知这个消息时悲痛不已。

回到延安后,谭友林年龄渐长,许多人开始为他张罗婚事,其中陈赓最为积极。有一天,陈赓找到谭友林说:“延安的女孩不多,连抓住只兔子都是公的,你怎么还不着急找对象呢?是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,你得老实交代。”

谭友林的确在鄂西战斗时曾有一个心上人,名叫邱云,两人志趣相投,只是没有向组织提出结婚申请。谭友林去新四军工作后,与邱云失去了联系,直到回到延安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,邱云在宜昌前往重庆的船上,因叛徒出卖而跳江牺牲。

这一消息让谭友林不愿与陈赓分享,他希望独自承受伤痛。然而,他的表现使陈赓误以为他没有喜欢的人,因此陈赓两次将谭友林骗出去,介绍他认识了一些女青年。然而,这些安排最终未能成功。

后来,谭友林的上级胡耀邦也对这一问题感到担忧,他认为延安外国语学校的羡汝芳非常适合谭友林。羡汝芳长得美丽,她的父亲与周总理的关系很好,她还是邓颖超的养女。

当两位年轻人相见后,谭友林最初没有表现出喜欢,直到介绍人说了一句“你们是否愿意成为朋友?如果不愿意,我去找陈赓来。”谭友林急忙表示愿意,因为他害怕陈赓那些狡猾的安排。

1944年3月18日,谭友林经组织批准与羡汝芳结婚。周总理夫妇特地为他们腾出一间窑洞,作为新房。总理还用一块红绸布为他们写了贺词。这样一来,谭友林也算是周总理的女婿了!

在解放战争中,谭友林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政委、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34师政委、解放军第49军145师政委、第39军副军长等职务。在抗美援朝战斗初期,他带领第39军入朝,并参与指挥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。第39军在朝鲜战场表现出色,谭友林也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1951年6月,谭友林调回国内,担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,负责在后方支援志愿军。

1955年,罗帅评选谭友林的军衔时,主要考虑了他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职务,因此授予了他少将军衔。然而,谭友林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担任师长,职务并不比王震、贺炳炎等上将低多少,他的付出也一直有目可睹。此外,红二军团的老战友几乎所剩无几,(红六军后来才会合),因此谭友林在军衔上本应更高一些。

一旦罗帅了解情况后,他发现自己犯了错误,于是遭到谭友林的指出,表示不需要更改军衔。最终,组织决定听从谭友林的意见。军衔只是一部分荣誉,当时还颁发了八一勋章、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,以表彰谭友林在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贡献。谭友林获得了这三个勋章的一级奖章,而许多上将却没有。这表明组织充分认可了他的付出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